GLA首頁 > 新聞中心 > 提高大件物流行業的信息化建設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時間:2018-03-28 編輯:Bound 瀏覽:5109次
(一)協調供應鏈各環節
大件物流信息化通過大件物流信息網絡,使大件物流各環節上的成員能實現信息的實時共享。處在銷售終端的零售商直接面對消費者,他們充分了解消費者的需求,能詳盡地記錄客戶的信息,制造商與分銷商借助大件物流信息網絡,可以同時共享零售商所獲取的市場信息及零售商的經營狀況, 從而迅速調整各自的生產和運營計劃;同樣,大件物流信息網絡也使制造商的產品調整和銷售政策能及時被其他大件物流成員了解,也有利于他們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在這種大件物流信息實時反應的網絡條件下,大件物流各環節成員能夠相互支持,互相配合,以適應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
(二)改善大件物流系統的時空效應
時間效應和空間效應是大件物流系統的兩個主要功能。大件物流信息化通過快速、準確地傳遞大件物流信息,使生產廠商和大件物流服務提供商能隨時了解商品需求者的需求狀況,生產廠商實行準時制生產,大件物流提供商實行準時制配送,將生產地和流通過程中的庫存減少到最低程度,供應商與生產廠商或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被拉近,甚至達到“零庫存”或“零距離”,由此降低大件物流費用。
(三)提高大件物流系統的反應能力
現代生產系統是以定單為依據,采用定制化生產方式,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生產系統的快速反應必然要求大件物流系統與之快速匹配,只有大件物流信息化才能實現快速反應。
大件物流行業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一)企業大件物流信息化
普遍采用條形碼技術和射頻識別技術,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和準確性;采用基于互聯網的電子數據交換技術進行企業內外的信息傳輸,實現訂單錄入、處理、跟蹤、 結算等業務處理的無紙化。廣泛應用倉庫管理系統(WMS)和運輸管理系統(TMS)來提高運輸與倉儲效率。通過與供應商和客戶的信息共享,實現供應鏈的透明化,運用JIT、CPFR、VMI、SMI等供應鏈管理技術,實現供應鏈伙伴之間的協同商務,以便用信息替代庫存,降低供應鏈的大件物流總成本,提高供應鏈的競爭力。
(二)大件物流企業信息化
大件物流信息服務包括預先發貨通知、送達簽收反饋、訂單跟蹤查詢、庫存狀態查詢、貨物在 途跟蹤、運行績效(KPI)監測、管理報告等,將成為第三方大件物流服務的基本內容。大件物流外包影響供應鏈管理的最大因素是數據管理,因為用企業及其供應鏈伙伴廣泛接受的格式維護與提取數據以實現供應鏈的可視化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大件物流企業不僅需要在技術方面進行較大投入,而且還需要具備持續改進、例外管理和流程再造能力。所以對技術、人才和信息基礎設施的投入已成為大件物流企業區別競爭對手的重要手段。
隨著客戶一體化大件物流服務需求的提高和大件物流企業信息服務能力的增強,將出現了基于大件物流信息平臺通過整合和管理自身的以及其他服務提供商補充的資源、能力和技術,提供全面的供應鏈解決方案的第四方大件物流服務商。
(三)大件物流信息服務業
軟件提供商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提供WMS、TMS等大件物流功能管理的軟件商;二是提供供應鏈管理計劃與執行系統(SCP、SCE)的軟件商;三是提供滿足企業自身信息管理功能基礎之上向上下游企業擴展到整個供應鏈的平臺軟件商。這些軟件商將行業標準、優化的流程和商業智能融入在軟件系統,客戶既可以選擇成套的行業解決方案,又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先上一部分模塊,如中天博日,就是專業針對制造商、大件物流、零售商等這一條生態鏈上所有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而生的企業服務專家,提供整個供應鏈上的360度可視化數據,從而提高整個生產、大件物流、售賣的效率。總之,我國應該大力推廣和普及大件物流管理理論,特別是大件物流成本,那么信息化建設就是重中之重。